厚  德  博  学    追  求  卓  越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7日 08:56

  新闻经纬讯 8月7日上午,东风汽车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我校南湖体育馆拉开帷幕。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程道然,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邓立红,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清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张欣欣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骆仲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丰镇平教授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等海内外105所高校的千余名学生带来213个科技创新项目,将进行创意比拼,为节能减排集聚创新力量。开幕式由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康灿华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清杰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及各参赛代表队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承办本届竞赛,是大赛组委会对我校的信任,也是对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肯定。学校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卓越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在国家级学术竞赛中获奖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相信此次大赛会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邓立红致辞。他认为,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紧扣“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主题,唱响创新创业的时代主旋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希望高校紧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也欢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注入新能量,汇聚新资源。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致辞。她表示,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从2008年创办至今已经11年,节能减排的理念正辐射全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精品越来越多,竞赛规模不断扩大,本届大赛更是盛况空前。她寄语大学生要有敏锐的创新意识,要不断磨练创新意志,要勇于将自己的创新技术转化为创新的成果,为国家的建设服务,为大众的幸福生活服务。

  

  大赛冠名企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程道然,代表东风汽车集团对大赛表示祝贺。他指出,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排头兵,东风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全价值链节能减排。相信本次活动能培养锻炼更多有志于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人才队伍,涌现更精彩的创意和创新成果,更好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创造更大价值。

  

  我校学生韩慧莉代表全体参赛团队进行了参赛宣誓。

  

  竞赛会旗、各参赛高校旗帜入场后,何雅玲、张清杰、程道然、邓立红、张欣欣、骆仲泱共同启动本次大赛,宣告决赛正式开幕。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是教育部高教司主办、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的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教育部“节能减排学校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本届竞赛由我校承办,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各高校的积极参与下,呈现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的特点。自大赛启动以来,共有来自海内外418所高校报名参赛,收到3881件有效作品,参赛人数首次超过20000人,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599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13件作品被推荐进入决赛,进入会评和决赛的作品数量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为期三天的决赛中,参赛队员们将围绕主题进行参赛实物展示、专家主审、小组讨论、评审合议等环节的最终角逐,争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组织奖等奖项。“天使翼和点亮资本”等一批投融资企业将现场观摩选手们的表现,并与拥有优秀参赛作品的团队现场签订合作意向,对相关产品技术进行孵化生产,这反映了企业参与政产学研融合、促进发展转型升级、形成产业新业态,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新理念。

  近年来,我校以创新为引领、以创业为导向,统筹各类资源,构建行业、科教、政校多元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依托学院实验室、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具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创客空间,针对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搭建“三级链接”实践平台。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先后获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等。据悉,本届竞赛我校有FCC废催化剂的减排与高效节能利用、利用工业废气发酵制乙醇的三菌混培系统、高效LED节能控制器等10项作品入围决赛,入围决赛数居全国第二。

附件: